守护“玉洱银苍”

腾讯网   2023-08-08 10:12:08

7月3日,大理市人民检察院向大理市人民法院申请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禁止令”,紧急叫停苍山保护区内的个别违法放牧行为。“诉前禁止令”是一种预防性司法手段,目的是防止生态环境遭受损害,是公益诉讼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申请“诉前禁止令”在云南省检察机关当中尚属首次,它的前因后果如何?八年来,大理州的检察机关又是怎样行使公益诉讼的职能,守护苍山洱海的呢?

花甸坝,因花而闻名,是苍山北面的一个高山天然草场。这里40条大大小小的溪水汇集成苍山十八溪之一的万花溪,是洱海的主要水源地之一,也是高寒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宝库。2021年,当地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联合开展工作,花甸坝全面禁止无序放牧,居住在这里的49户牧民都签订了《禁牧承诺书》。不过,两年过去了,情况却不容乐观,个别农户仍在违法放牧。2021年,大理州人民检察院首次接到花甸坝违法放牧案件线索,检察机关立即组织人员到苍山花甸坝展开调研。


(资料图)

大理州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 大理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 

张宏芳

我第一次上去看到的景象就是(2021年)5月份的时候,该是万物生长,植物生长繁茂的季节,我们应该是能看到绿色,但是当时上去就看到满地的牛屎马粪,草没有长出来, 因为草长出来一点点立马就被牲畜吃掉了,还有大量的侵蚀沟。

在对国有畜牧场、当地和跨界放牧的牧民进行走访调研之后,检察机关查明,当时至少有600头牦牛、2000只羊在花甸坝放牧无序放牧严重破坏了花甸坝的生态环境。由于载畜量过大,2016年以来,花甸坝开始出现天然草场退化、水源涵养功能下降,溪水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

张宏芳

这些粪便肯定会随着雨水的冲刷或者是其它的一些原因,流到溪水里面,影响水质的安全,针对牛屎马粪这个问题,就单单是大花甸这一块,一小块草场花了大概是4万多块钱进行了一个清理。

作为花甸坝的历史遗留问题,放牧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一大原因是花甸坝地理位置特殊,行政区划涉及一市两县,多个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存在脱节。2021年6月底,针对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大理州人民检察院启动了“公益诉讼”程序。检察机关向大理市政府、洱源县政府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诉前检察建议,是行政公益诉讼中特有的环节,顾名思义就是在诉讼之前,检察机关发出建议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及时依法全面履职。实践中,诉讼是最后的手段,大部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在诉前程序就已经达到了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

为了减少禁牧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补偿办法,对退出放牧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扶持他们发展种植业。在多部门联合努力下,农户开始主动配合禁牧工作,纷纷自行处置牲畜,禁止放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了防止禁牧工作反弹,大理市投资240万元,启动了苍山花甸坝草原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工程设置了17公里的物理隔离围栏,圈定出总面积3000亩的保护范围,刹住了花甸坝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

在公益诉讼过程中,并非每个案件都像花甸坝禁牧那么顺利。2015年,有媒体报道:大理市双廊镇污水收集管网外挂部分出现管道脱落、脱节和破损,污水和污染物直排洱海。水污染造成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大理市人民检察院首次尝试使用行政公益诉讼形式办理案件。可是,诉前检察建议发出后,却被认为是“多管闲事”。

大理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 四级高级检察官

李文红

因为这个案件是从刑事案件当中移送过来,他们认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相关部门追责了,那么他们行政单位应该不再会有被检察机关来督促他们履职的这个过程,对公益诉讼就不理解,觉得这个事情不归检察院管,你们是不是在挑我们的毛病。

检察机关主动沟通,耐心释法说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也理解了公益诉讼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治理的职能定位,依法履职追回赔偿款24万余元。此后,公益诉讼逐渐推开,在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协作下,成功办结了一大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在苍山茫涌溪,河道中妨碍行洪的灌木丛得以清理;在双廊石块村,破坏林地违法者补植补种了被毁坏的地块;在漾濞县,检察机关锁定黑惠江河道非法采砂的“沉疴顽疾”,推动当地启动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非法采砂场36家;在洱源县,当地运用“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强化了依法治火的震慑效果。

洱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县公安局局长 县级林长

寸鹏基

检察机关其实不是盯着我们,更是我们工作的伙伴和战友,对我们行政机关特别是护林防火这块工作给予我们强大的支持和监督。

如今,大理州行政主管部门对公益诉讼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已经发展到了主动邀请检察机关介入。

洱源西湖湿地是洱海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也是我国紫水鸡种群主要集中分布地,还是许多珍稀鱼类和越冬鸟类的栖息地。为了进一步保护水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2021年,洱源县人民检察院和多家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建立了“西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共建公益诉讼保护基地”,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非法捕鱼不仅影响鱼类繁殖,还会造成水域污染、导致水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今年元旦以来,洱源当地政府对西湖实施三年禁渔。不过,非法捕鱼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洱源县林草局副局长

徐志伟

它主要是用于捕捞龙虾,但是它对鱼苗等等伤害非常大,我们老百姓,我们称呼它为迷魂阵。这也是给我们的一个提醒,也是给我们工作上提的一些更严的一些要求,我觉得作为公益诉讼目的就是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大家都要来管, 大家都要来参与。

除了职能部门外,公益诉讼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将云南纳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试点省份,市民可以通过平台提供案件线索,也可以登记成为保护志愿者,为公益保护出一份力,茶腾娇就是其中一员。

漾濞县“益心为公”公益保护志愿者

茶腾娇

我希望提交一个线索,提请相关部门能够通过科学的手段对香果树进行保护,在日常的工作加强对这个植物的巡视巡查。

茶腾娇所说的植物,树姿优美,花大而艳丽,名叫香果树,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目前仅零星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地区,是中国特有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香果树在苍山西坡被发现,刷新了苍山植物的新纪录。

漾濞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

柯文芳

接到这个线索以后,我们会进行一个初步的调查,去到现场,看看这个香果树是否真的保护到位了,如果确实可能存在相关的行政机关履职不全面, 我们就会进行立案,然后会跟行政机关进行磋商沟通。

一边是志愿者、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齐心协力保护珍稀植物,而另一边却是目无法纪者的肆意妄为。2022年2月,4名偷伐者潜入苍山西坡,盗伐了3棵树龄分别为180年、200年、230年的五角枫树。

漾濞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杨利平

本案盗伐的五角枫,位于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内,属于国家重点公益林,是一类保护区, 所盗伐的林木属于公益林,属于公共的范围。

接到报案后,漾濞县人民检察院对盗伐者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既要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并处罚金,还要对林木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经过鉴定和计算,本案中被盗伐树木的碳汇价值约为2634元,4名被告被判决支付这笔赔偿金用来替代植被恢复费用。

人们常用“玉洱银苍”来形容大理,这个有风的地方,洱海澄碧似玉,苍山终年积雪如银,美不胜收!八年来,大理州检察机关立案办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1751件,位列全省各州市前列。“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公益诉讼,共同呵护海晏河清、春和景明。

来源: YNTV2都市条形码

编辑:陈丝华

值周:张辉 杨丹妮

主编:李胜

[ 最近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