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的故事慢慢铺陈开来:
倪家兄妹三人,老大倪伟民是厨师,身处劳动人民阶层,一家人虽然精打细算但仍过得捉襟见肘,儿子倪俊结婚买不起新房,只能和父母凑合挤在逼仄的小两居里;
(资料图)
老三妹妹倪伟贞是三十多岁的大龄剩女,职业是电视台制片人,看似光鲜亮丽但其实并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仍住着父母的老房子在寻觅如意郎君;
最有出息的是老二倪伟强,本人是大学里的知名教授,爱人张春梅则是杂志社副主编,两人育有一子,学霸一枚,还在上大学,未来可期。
夫妻二人同为社会精英,经济富足、生活优渥,义不容辞地担起了为年迈母亲养老的重担,出钱出力,毫无怨言。儿媳张春梅更从未将婆婆当作累赘,反而与婆婆亲如母女。
可即使有张春梅这样能“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好媳妇,倪伟强仍不知足,外面早就在风传他和自己的博士生周琴有染。张春梅即使听说了也装不知道,她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和倪伟强把这无爱无性无交流无激情的日子平平无奇地过下去。
谁知张春梅可以装作岁月静好,倪伟强还不乐意了,不惜离家出走,不惜净身出户也要和张春梅协议离婚。
这样的婚姻,这样的倪伟强,张春梅为什么还恋恋不舍,不惜用婆婆和儿子当王牌,笼络倪家其他成员当外援,和传说中的“小三”周琴交朋友,势必要打下这场婚姻保卫战来?
不对等的爱
读了原著才知道,张春梅当年嫁给倪伟强,倪伟强尚在婚姻存续期间,尽管张春梅并不认为自己是第三者插足,但也知道两人的婚姻并不那么名正言顺,水到渠成。
倪伟强在张春梅之前已经有过一段婚姻,前妻情况不祥,和倪伟强的婚姻那时已岌岌可危,两人早貌合神离,也没有孩子,正游离在离婚的边缘。
那时的倪伟强尚风华正茂,又有职业光环加持,身边追求者众,并不只有张春梅这唯一选择。
张春梅胜就胜在和倪家老太太投缘,所以当她先自爱上英俊儒雅、博学多才的倪助教(当时的倪伟强还没晋升成教授)后,有未来婆婆的神助攻,她就等于占了先机。
更令她欣喜的是,她无意中还怀上了倪伟强的孩子,这下,婆婆更力挺她做自己的继任儿媳妇了。而倪伟强是个大孝子,又有张春梅肚子里的孩子加持,所以即使不那么爱张春梅也便顺势娶了她。
“我恨我自己,我恨我为什么当初不顾一切要跟你在一起,要背负那个骂名,”春梅咬牙切齿,“你还在婚姻中,我傻得有了孩子,其实我现在才明白,那时候你跟我在一起,只是为了逃避你的第一次中年危机。从青年到中年你折腾一次,从中年进老年你又折腾一次,可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让女人为你兜底!”
既然张春梅从一开始就知道她对倪伟强的吸引力有限,须得靠外力施压倪伟强才肯娶她,说明她在乎倪伟强的程度远远高于倪伟强对她。
就因为有这样的心理预期,所以后来倪伟强又和他的学生周琴传出绯闻,对她实行婚姻冷暴力,她都心甘情愿的默默隐忍下来。
只要倪伟强还愿意和她将这外人看上去艳羡不已的恩爱夫妻的情景剧演下去,她就愿意配合他孝顺老的,照顾小的,和倪伟强相敬如宾,做滴水不漏的倪家儿媳和倪伟强的爱人。
春梅的“奉献性”人格
别看张春梅作为杂志社的副主编,妥妥的职业女性一枚,骨子里却还是信奉“相夫教子”、“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女性。
嫁给倪伟强后,张春梅便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丈夫在外打拼事业,她上班之外还兼顾家庭。
张春梅本性善良,加之本人能力实在出众,所以无论是在倪家,还是在单位上,很快便成了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在倪家,别看倪伟强是老二,可由于他事业有成,财力雄厚,张春梅又为人大度,不计较,两口子理所当然地便成了倪家的主心骨。
特别是张春梅,她父母去世早,又没有其他兄弟姐妹,所以从她嫁入倪家那刻起,她就把倪伟强的家人当作了自己的家人。
又因为婆婆当初婚前力挺她打败了竞争对手,婚后又把她当亲女儿一般对待,她念婆婆对她的好,更是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照顾婆婆老年生活的重任。
关键是春梅做这一切,从来都发自本心,并无半点要求回报的想法。
儿子的长大过程倪伟强缺席就缺席,反正她一个人搞得定。
婆婆把老房子留给未出嫁的女儿伟贞,自己则一直跟着张春梅住。张春梅也从不觉得自己多付出了,老房子就应该有自己家的份,因此对未出嫁的小姑子不仅不抱怨,还总是体谅和疼惜。
大嫂吴二琥因为日子过得紧巴,买不起新房而对小姑子占了老房子颇有微词,张春梅也是能劝解劝解,能调停调停,从不想着要和大嫂同仇敌忾好从中分一杯羹。
对倪家人如此,对倪伟强本人她也从不疏忽:照料他的生活,关心他的事业,原谅他的出轨,倪伟强从春梅身上,挑不出半点毛病,找不到半点瑕疵。
照理这样的张春梅倪伟强应该非常满意非常知足吧?竟不是这样。
单位体检时倪伟强被查出了脑中有瘤,需要定期检查,算是个不定时炸弹吧,他就觉得哪哪都不对了,他要换一种活法,他要与过去彻底决裂,而斩断过去的第一刀便是执意要和张春梅斩断婚姻。
他对她早厌倦了。厌倦她的唠叨,厌倦她的神经质,厌倦她的贤淑,就算他跟周琴不清楚她都能忍,这样的女人多可怕!冷静理性,摆明了吃定你,一辈子!他说实话,她当他是疯子,还按照自己的逻辑来。
即使倪伟强如此的绝情和不知好歹,张春梅仍做不到了断和放下。她心里有孩子,担心婚姻破裂会影响到儿子的前途;还有婆婆,她打定主意即使她和倪伟强的婚姻继续不下去,她也要对婆婆养老送终,那是婆婆和她的情分。
正因为张春梅是如此的责任感爆棚,且不把自己的付出当付出,不把自己的奉献当奉献,所以倪伟强才觉得张春梅首先是无所不能,不用帮把手她也能通通搞定;其次是自作自受,自己又没要求她非这样,都是她自找的。
所以太能干太懂事的女人往往并不被珍惜。
对未知生活的恐惧
多年来,张春梅早习惯了和倪家人水乳交融的生活,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生活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所以,她宁肯卑微的委曲求全,也不愿意斩断过去,重塑未来。
人往往都是如此,不失去就不知道珍惜,不剔除腐肉就不能重获新生。
倪伟强和张春梅的婚姻其实早已“沉疴已久,积重难返”:多年的丧偶式育儿;夫妻之间的无性无爱、缺乏交流;即使有小三也波澜不惊……
要说张春梅在婚姻中得到的最实惠最让人难以割舍的,大概便是教授夫人的名头和倪伟强为她带来的优渥生活。可现实是,依张春梅的工作能力,只要她把照顾家庭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她也可以过得富足并独立。
在倪伟强的坚持下,婚还是离掉了。
因为有儿子和老人的牵扯,两人还须共同面对许多家庭琐事,张春梅也不准备将自己和倪家人彻底切割开,甚至把允她照顾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婆婆当作同意离婚的唯一条件。
都说“分手见人品”,张春梅的“傻”倪伟强算是彻底领教了。
不过总算张春梅有了追逐第二春的权利,张春梅毕竟资色和知性并存,很快便迎来了老同学严宁的追求。
严宁是银行的行长,社会地位和财力不比倪伟强差,加上人注重养生,比起中年颓废的倪伟强来,形象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倪伟强也顺理成章地和周琴走到了一起,但体验并不那么美妙,以前,他总嫌张春梅管得太宽,手伸得太长,且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碾压他,令他窒息。
谁知换成周琴比张春梅更糟糕,索求无度,吃相难看多了。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张春梅离开他,竟然有了意气风发的味道,还能吸引到比他更优质的男性追求。
这让倪伟强心里很不舒服,以前在一起时,他享受着张春梅面面俱到的爱而不自知,只觉得被监视、被控制,总觉很压抑,时刻想逃离。
摆脱掉了婚姻才发现,问题还是那么多问题,琐事还是那么多琐事,反而没了张春梅的谋局掌控,条理安排家事更成了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倒是人家张春梅离开他倪伟强,活得更好,更洒脱,更年轻。倪伟强这才知道自己这中年危机作没了一个多好的妻子。
《熟年》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愿张春梅不要回头,不过依张春梅的圣母型人格,似乎也不太可能。
张春梅的遭遇告诫女人:为不值当的人奉献还不如取悦自我。
人生苦短,愿我们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