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越来越奇怪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天天快看点

老勒看军事   2023-04-11 04:09:24

三十一盒的草莓、八块多一斤的西瓜、八块一碗的凉面...

今年的物价真是奇怪,好像都在一直涨,去超市一趟一会一百块就没有了,很多东西都比以前贵了,工资却还停留在10年前。


(资料图片)

已经放开好几个月了,邻居家从去年开始就一直都在卖房子,105平方的房子,价格从128万降到了110万,也还是无人问津。

明明现在房贷利率也下降了不少,而且房子也降价了,难道没有刚需的年轻人吗?

附近的实体店更新换代了好多次了,也没有迎来所谓的春天。

奶茶店、理发店、服装店...一波一波地都倒闭了,只有餐饮店生意还不错,不过都是一些小吃店,大一点的餐馆还是没什么人。

似乎大家都不愿意消费了,但为什么出去旅游的人这么多呢?周围的景区、民宿都是爆满的场景,好多人就像不上班一样。

汽车的价格也接连下降了,朋友上周买的一辆车,比以前最起码降了三四万块钱。

好多人除了吃好吃的,就剩攒钱了,什么衣服包包口红啥都不买了,不是买不起,是提不起兴趣。

大街上人还挺多的,但感觉大部分都是失业人员,每天都会去外面转悠,为了晒晒太阳锻炼身体,但是没钱买东西消费。大家都跟逛庙会似的,只看不买。

最近新兴了一个词叫“恩格尔系数”,简单来说就是,总消费中吃喝占的比重,花在饮食上的钱所占的比例越大,恩格尔系数比重越大,生活质量越差,经济水平越不好。

中小企业倒闭了几十几百家,创业者都在观望,没有那么多空余职位。

很多人失业,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很多人创业失败,很多人实业破产....

大家手里没有钱了,舍不得买大宗商品,大企业没有订单只能缩减降低成本,第一步就是裁员,恶性循环。

疫情其实就是一个大换血的周期,有些人会感觉生意做不下去,也会抱怨大环境不好,实际上这跟疫情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抱怨的基本都是传统行业,思维模式固定,也不肯创新。但一些产业的确需要更新换代和升级了,思维也需要升级。

赚钱的永远都是跟上时代那批人,大火的也轮不到咱们普通人,就比如疫情期间的试剂盒,好多人想做,但好多人又抢不到货源,想拿货就几百万起拿,随便拿出几百万的,本来就是有钱人。

疫情后大家更重视当下的快乐了,比如吃喝和旅游,辛苦工作一辈子,也没有享受什么,人生这么长,天天过得不开心,不如出去看看风景来的值,还不知道能活多久。

花点小钱就能让自己快乐,都不想为了房子车子奔波劳碌一生。

买房买车换来的是生活的重担,吃喝玩乐是实实在在的享受人生,是灵魂在享受。

今年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现在就相当于在废墟中抱着希望等待光明,百废待兴灾后重建的状态才是最艰难的。

[ 最近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