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行或将迎来“爆发”?10年后规模将达到1648亿,却鲜少有人做

多观点   2023-01-31 18:57:57

随着国家逐渐提倡环保出行和低碳出行,新能源汽车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报道显示,截至2021年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4万辆,销量为11万辆,据悉,宏光MINI的销量达到20167辆,位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2013年左右,新能源汽车开始得到一个增速和发展,到了2014年,该行业进入了一个井喷式增长的爆发阶段。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燃油汽车对比起来有利有弊,尤其是当油价“节节高升”的现在,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加油的优势为许多车主节省了不少钱。但是,新能源汽车同样存在着“劣势”,那就是搭载的动力电池是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大概在492万辆,在汽车总比重中占有1.75%,累计即将报废的动力电池大约为20万吨,到了2025年,动力电池的大约为100万吨,是2020年的5倍。根据动力电池5-8年的“寿命”计算,在2021年,将会有一批动力电池即将进入“退役”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正在日渐扩大,同时推动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根据相关部门的报告,2021年该行业的回收规模将扩大到143亿元,到了2025年或将超过400亿元。

动力电池作为一种“特殊耗材”,在使用年限到期之后,就必须面临回收问题。但是能否高效、安全的回收,成为了回收问题的重中之重。

动力电池或将成为一个新风口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与之相关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会站上一个新的“风口”,再过10年,未来动力电池回收的行业规模将达到1648亿元,市场的发展潜力无限。

但是,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暂时还没有出现“一统天下”的龙头企业,现在是各大企业纷纷要争抢一块“蛋糕”。

比如发家于废弃电子回收的格林美集团就已经率先靠着回收动力电池获得盈利了,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格林美规划了一条“电池回收——原料再生——回收利用”的专业产业链,预计实现回收“退役”动力电池上万吨。

除了格林美外,我国已经有不少从事动力电池相关行业的企业,截至到2021年的1月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8万家。

但是目前从事动力电池回收的企业仅有一小部分是获得了国家“认可”,截至2020年12月,权威部门发布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从中可以得知,目前我国有14家企业从事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其他9家企业从事再生利用,总共有22家企业“入选”。可以说,虽然动力电池行业在未来或将迎来一个大爆发,但是现在鲜少有人进入回收行业。

从2018年开始,我国就相继推出了关于动力电池回收的政策,随着相关的《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定》两大核心政策的实施,逐渐完善了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已经在2021年3月24日开展了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利用的相关试点工作,目前已在江苏省建立907个动力电池的回收站点,其数量大约是全国的7.7%。

为什么要回收动力电池?

首先,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旧电池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比如电池被腐蚀后自燃、漏电和爆炸等一系列危害环境的安全问题;其次是废旧电池会带来重金属污染,并且还会产生一种名叫电解液的有毒物质,在空气挥发会造成氟污染,进入到河流湖泊中会造成水源污染。

最后是因为动力电池中的金属资源是我国市场极其需要的,假设电池中的资源没有经过循环利用,会直接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就拿钴来举例子,我国是一个依赖钴进口的国家,如果能对动力电池的钴金属循环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钴金属的进口量。

目前,国家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是十分看重的,在2021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要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行业,并且要建立完整体系。

你喜欢开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汽车?你会购买新能源汽车吗?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 最近更新 ]